首页 > 专栏

【专栏】社交+金融 腾讯的这张“王牌”能否复制?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7-12-04 18:45:37 阅读:10504

关键词:大公司新金融社交移动支付腾讯

新金融发展的重要的要义在于提升金融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以及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让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更广、触达率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我们走过一些弯路,但新金融的价值却不可抹杀。——馨金融 洪偌馨/文 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一些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这...

新金融发展的重要的要义在于提升金融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以及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让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更广、触达率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我们走过一些弯路,但新金融的价值却不可抹杀。
——馨金融

洪偌馨/文

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一些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这些年中国在包括移动支付、零售金融等垂直领域的发展与创新都成为了颇具样本意义的案例。

中国的新金融模式完成了从Copy to China到To copy China的转变。

当然,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善用技术可能才是关键所在。眼下,现金贷监管文件下发、网络小贷一夜变天,市场混沌一片,这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普惠金融发展、金融科技进步的样子。

尤其近两年,随着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频率的增加,我们可能需要慎重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中国模式”才真的具有借鉴意义,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被复制?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支付都被视作解决金融“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金融科技创新的第一步。其在培养用户习惯、积累数据等方面带来的改变,是金融科技创新技术设施建设的重要一步。

更多地考虑用户、产品和服务: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金融覆盖范围、提升触达率,那么第二步,也是更关键的一步则是如何将产品做好,让跟多人获得适合自己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无论是“电商+金融”也好、“社交+金融”也罢,亦或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进一步下沉,事实上其本质都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达到优化服务的目的。

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用户粘性:从商业的逻辑来看,一个好产品的终极考验就是用户的使用频率和品牌粘性,而金融产品恰恰是一个使用频率和品牌粘性都特别弱的领域。

因此,如何在技术、服务、产品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粘性、有“温度”的金融,可能是所有人都还在探索,也都渴望实现的最终目标。

1、移动支付+“最后一公里”

2017年11月29日,为期三天的首届普惠金融全球倡议讨论会在“印度硅谷” 班加罗尔召开,这场由世界银行、国际电信联盟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研究项目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腾讯副总裁江阳在这次讨论会上提到,中国和印度是移动支付渗透率最高的两个国家,而移动支付是改善金融包容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换言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进步为这两个国家金融业务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而这一路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复制和借鉴,一方面是因为移动支付极大地提升了金融的触达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也有效规避社会治安、假币泛滥等问题,甚至直接推进小微企业财务和税务体系的完善。

从国内情况来看,移动支付在这几年增长迅猛。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的移动支付已达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

当然,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国内新金融行业整体的蓬勃发展。

因为,移动支付被视作解决金融“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手段,是获取用户、培养用户习惯的起点,同时又能够带来数据的积累,因此被看做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从新金融业务的发展阶段来看,各大巨头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支付先行,在此基础上再叠加理财、信贷、征信等服务,支付业务始终是最重要的用户入口和业务抓手。

以微信支付为例,基于分别拥有超8亿月活用户的微信与QQ,腾讯打造了两大全民支付工具微信支付和QQ钱包,把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链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比如,微信支付在经历了红包抢占“节日场景”、线下扫码占领日常消费场景、以及接入滴滴、ofo等共享出行场景之后,新一轮加大布局的场景是公共交通出行——接入12306、通过小程序进行公交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互联网金融最近这一轮对于公共交通出行场景的布局,几乎每一次都有“小马哥”马化腾亲自“站台”的身影,这也足见其在公司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打通公交出行场景的意义绝不只是抢占市场份额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有效的切口,可以从金融服务切入整个城市、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其他行业赋能。

用“小马哥”在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话说,这是“通过智慧连接,帮助各行业各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让各行业各最终都能够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业务布局的角度,移动支付先行都是国内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当然也是中国的新金融模式作为“样本”被复制的第一步。

这几年随着金融科技巨头出海,“中国版”的移动支付服务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而这种服务也已经不止于仅仅面向出境的华人,而是真正地服务于本地居民的移动支付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2、“社交+金融”这张“王牌”能否复制?

如果说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提升触达率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则是如何提供一个好的金融产品。

新技术的应用或许可以解决金融产品的效率和体验问题,但依然很难解决金融产品使用频率较低和品牌粘性较弱的硬伤。而在这一点上,腾讯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通过微信、QQ构成的社交渠道,腾讯打造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互联网征信等金融能力,摆脱地域限制,使普罗大众也能够享受安全便捷、随时随地的基础金融服务。”这是腾讯对于“社交+金融”模式的描述。

如果说移动支付是是数据的入口,是获取用户的入口,是金融普惠的基础设施,是连接新的征信、信贷、理财等服务的重要抓手。那么,对于腾讯来说,社交则是其将产品做到差异化、定制化、精细化的关键。

以腾讯和微众银行合作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微粒贷为例,截止到2017年一季度,微众银行旗下产品微粒贷累计放款额突破3000亿元,累计用户数突破了2000万人。

微粒贷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在利率、体验上的良好体验,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它与微信的结合,用户对于微信的高频使用和品牌认知都是引爆这个产品的关键因素。

从某个角度来看,“社交+金融”是一个兼顾了安全性(牌照资质)、用户体验(产品思维)和品牌忠诚度(社交属性)的输出“样本”,更重要的是,落地并不困难。

事实上,利用“社交+金融”的模式并非只有腾讯一家。全球社交巨头Facebook也在尝试用这个路径打通其金融业务。Facebook已经从转账、支付业务逐渐过渡到与银行合作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而腾讯近年来在东南亚、印度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不仅包括即时通讯软件,还覆盖了电商、网约车等等领域,再加上微信支付的“出海”,在海外复制一个 “社交+金融”爆款模式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拭目以待。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