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百亿授信、千亿成交,双11金融战场拼的到底是什么?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16-11-15 09:25:59 阅读:9699

关键词:消费金融消费金融公司网贷花呗

01 不出意外的,今年的“双十一”继续上演全民狂欢。这一边天猫邀请了来自全球的超级偶像们撑起一台名为“晚会”的大型电视购物活动,另一边刘强东亲自上阵直播“叫卖”,为京东代言。 明星、购物、娱乐、科技还有金融,这些看起来并不搭界的东西,在这里却混搭得异常和谐,而这一切的...

01

不出意外的,今年的“双十一”继续上演全民狂欢。这一边天猫邀请了来自全球的超级偶像们撑起一台名为“晚会”的大型电视购物活动,另一边刘强东亲自上阵直播“叫卖”,为京东代言。

明星、购物、娱乐、科技还有金融,这些看起来并不搭界的东西,在这里却混搭得异常和谐,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刺刀见红的“消费金融大战”和真正的消费观念升级。

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阿里、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成交额再创新高,业内保守估计,今年“双十一”主流电商成交额将突破2000亿元,较去年增长30%以上。

11月11日当天,天猫成交额定格在1207亿元,比去年增长32%;京东“双十一”下单量超过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交易额同比增长59%;苏宁易购“双十一”全渠道订单量增长193%,线上订单量增长210%。

此外,这波销售狂潮的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线上的电商平台、到线下的百货商场,从家用电器、3C产品,到服饰、零食,再到网贷平台等各类公司都加入到“双十一”的促销大军当中。

连续两年都围绕“双十一”背后的金融数据为话题录了节目,对比两份提纲,我看到一些有意思的转变。

去年,我们更多地还在关注金融技术和服务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如何配合、支持销售额的暴增。而今年,从预热阶段开始,金融产品就已经成为了“双十一”之战的主角之一。

蚂蚁花呗、苏宁金融先后宣布放出100亿元的提额包和授信,京东白条随后跟进也甩出了200亿元来提额。此外,各家消费金融产品的费率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甚至免息。

自家提供消费金融产品来做支持不仅可以促进商品销售、提高支付效率,从推动自己金融业务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推广营销的机会、业务拓展的机会、以及数据获取的机会。

眼下正处于消费金融跑马圈地的关键时刻,大家自然不会错过这场重要的战役。所以,即便在贴息分期、不赚反亏的情况下,各个电商系平台在消费金融产品上的投入丝毫没有收缩。

02

“双十一”高并发流量的背后不仅是销售数据的增长,也是对支付、物流、风控、数据处理、金融服务的一次考验。

例如,最近几年的这一天,蚂蚁金服都会刷新一些新的世界记录。而今年“双十一”当天,蚂蚁金服完成支付10.5亿笔,峰值达到12万笔/秒,是去年的1.4倍。

什么概念呢?资料显示,Visa最新的实验室测试数据是5.6万笔/秒,另一家全球性支付清算平台MasterCard的实验室测试数据为4万笔/ 秒,在实际应用中,Visa处理的峰值为1.4万笔/秒。

除了前几年关注较多的支付环节,今年格外抢眼的还要数各家的消费金融产品。因为有了前期大规模的推广做铺垫,今年“双十一”中的消费金融的规模也有了极大的增长。

比如,第二次参加“双十一”的花呗完成超过1亿笔付款,占到了总支付笔数的20%;京东商城使用京东小金库支付的消费笔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00%;苏宁任性付新增授信额度同比增长超800%。

另外,除了支付、借贷、保险类的金融产品,今年还有不少连理财产品也加入到了“双十一”的行列。例如,有的产品在申购费率上给出了优惠、有的在收益上做了贴补、还有的可以根据理财规模来增加授信额度。

总之核心要义就是帮助大家更多、更快地买买买。蚂蚁金服研究院的测算显示,花呗、消费保险等新金融服务,将双11的消费力提升了20%。京东说,打“白条”用户的平均客单价提升了135%。

所以,以后要参战“双十一”,不仅要拼钱多,还得技术好。乐观地想,这真是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一场实力大考。

03

今年额外关注消费金融,是因为我很惊讶地发现这个“双十一”身边很多朋友都用足了自己的在电商平台上的授信额度,而在此之前,这些拥有信用卡的人群并不习惯于使用分期业务。

要知道这些年,银行也花了不少力气推广,鼓励大家使用信用卡分期,但作为与国外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相比,国内持卡人使用循环信用的客户依然很少,透支的客户中大部分持卡人都选择在免息期内全额还款。

不得不感叹,继移动支付之后,互联网巨头们的商业竞争又一次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单就“双十一”这一天的数据来看,如大家所说,消费金融的风口似乎到来了。

但我也有了更多的疑问:比如,现在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除了消费金融公司,其它不少非持牌机构似乎过的也不错?这块市场是牌照监管好,还是功能监管更合适?

虽然理论上有场景的消费金融风险相对较低,但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大家是否有可能会放宽风控标准?

小而分散、又有场景的消费金融真的风险比较低么?各家没怎么披露数据,但看看信用卡数据,反正最近几年不良率增的很快,2015年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591.6亿元,同比增幅50.50%。

另外,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对接央行征信,现在各家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恨不得鼓励大家都借钱消费,一个用户往往在多个平台上都有授信,如何避免他们重复借贷?

狂欢之后,总要冷静。就像每个“双十一”之后都有一波退货浪潮一样,我们也有必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消费金融和消费升级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流量和数据很容易蒙蔽双眼,我们难以判断他们到底是在用互联网的方式改变金融,还是在用电商的方式“促销”金融。

对于金融这样一个周期性行业来说,或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