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中国P2P平台要多点真诚 少些作秀

互联网+ 金里的鲸 · 零壹财经 2016-05-25 阅读:2855

关键词:p2p平台乱象

互联网时代信息飞速传递,成就了不少企业,却也因几乎无障碍的传播加剧了行业动荡。

 

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幸运,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惶恐。互联网时代信息飞速传递,成就了不少企业,却也因几乎无障碍的传播加剧了行业动荡。

 

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面前,以往不为人知的内幕浮出水面。投资者可以亲眼看到,一些所谓实力雄厚光鲜亮丽的线下理财公司转眼便灰飞烟灭。线下理财平台频频事发,95%的假目、自融、关联交易等呈现在公众眼前。虽经历过多次相似的跑路事件后,投资者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如何识别P2P的正确打开方式?

 

尽管出事的多半不是P2P平台,但 野蛮生长确实导致P2P行业乱象丛生。

 

还记得2015年e租宝未暴雷之前,大打“美女总裁”的吸睛概念。此后各大平台开始赞助各类综艺类电视节目,投放各类高铁、地铁户外广告,明星站台代言、电影贴片和广告植入无处不在,疯狂的广告大战一轮热过一轮。

 

有报道透露,事发前郎咸平的出场费约30万元,代言则是2年200万元。许小年的出场费为25万元;宋鸿兵为15万元-20万元;叶檀为16万元;吴晓波是15万元;温元凯为3万元-5万元。

 

套路一多,真诚就大打折扣。此前不少P2P平台热衷夸大宣传,博出镜、抱大腿。因此,浮夸的土豪形象要想拨乱反正,绝非一日之功。

 

眼下,这个市场环境正在合规化,逐渐回归理性。不少躺枪的平台纷纷站出来正名,其实,饱受争议的P2P一直在为自己澄清正名。从诞生到获得合法身份,从野蛮生长到理性规范,中国的P2P行业最缺乏的,并不是曝光率,而是诚意。

 

恒大金服上线之时多轮攻占微信朋友圈广告,众多明星微博道贺刷屏后,点融网以一组“真正的P2P平台绝不跑路”也开刷各种渠道。

 

如今,投资者见面也为越来越多平台所效仿。见面会从只在平台办公所在地举办,到现在定期到不同城市与投资者互动交流,勘称全国巡回级别。对于遍布全国甚至境外的投资者来说,面对面交流沟通无疑是平台获取他们信任的重要手段。

 

不过笔者始终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亟待提高的是信息的透明度。这也是线下理财公司频繁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是监管层一直重申的要求。P2P作为第三方信息中介平台,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让投资者明明白白进行风险判断,这才是为自己正名的“王道”。

 

经历了风险,投资者一定会越来越理性。在行业监督管理条例落地、泡沫挤尽后,P2P企业要做的,仍是控制风险,让投资者享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互联网金融红利。


《中国金融云市场建设报告(2022)》 案例征集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信息化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开启上“云”之路,从主要依赖线下网点和人力资源的服务模式向依托金融科技开展场景化、开放化经营的金融云生态建设转型。
但如今的金融云市场发展到哪一阶段,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其中的市场布局是怎么样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将推出《中国金融云市场建设报告(2022)》,目前正在撰写中,欢迎广大金融云厂商提供案例。【点击案例参与,填写问卷。】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将依据征集信息进行调研和评估,遴选出典型案例纳入最终报告中。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零壹金融科技研究团队(邮箱:lixin@01caijing.com)

上一篇>京东金融推“企业金库” 四大布局发力企业金融

下一篇>民贷天下CEO陈挺:华尔街眼中的互联网金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2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