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安信证券焦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9月底面世,将如何颠覆行业?

观点 《陆家嘴》杂志 · 《陆家嘴》杂志 2022-08-01 阅读:3244

关键词:新硬件主义元宇宙硬件安信证券焦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中国在元宇宙硬件入口这个方向上胜率不大,但是在分布式垂类硬件,中国优势非常强。

来源  |《陆家嘴》杂志

 
2021年8月19日第一次特斯拉AI日活动上,马斯克推出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新概念。
 
2022年1月份,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开发“擎天柱”是特斯拉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未来它将比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更重要、更值钱。
 
4月份,马斯克透露机器人最早在2023年就要开始生产。
 
6月3日,为了确保“擎天柱”原型能在今年的AI日上亮相,马斯克把原定8月的活动日期推后到9月底,并保证到时候将会是“史诗级”的发布。
 
6月23日,马斯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在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活动上面世。”

近期,安信元宇宙研究院院长、安信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焦娟做客《陆家嘴》杂志和零壹智库的直播间,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讲到新硬件和新硬件主义,并回答了在线观众提问。焦娟也是《元宇宙大投资》和《新硬件主义》的第一作者。
 
 
焦娟在直播间分享时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其实是新一代智能交互硬件,它能够独立地应付复杂的环境,并且能够听从于非常含混的指令。
 
马斯克把人工智能日推迟到9月30日,焦娟认为,主要是因为特斯拉自动驾驶还没有真正出现一些阶段性的大进展,特斯拉整体还需要在自动驾驶尤其是视觉的感知再“加把劲儿”,它已经有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只要自动驾驶真正的能力实现了之后,去生产一个人形机器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个事情。
 
她强调,擎天柱作为新一代智能交互硬件,跟智能手机以及之前的交互硬件,会有本质性的区别:第一,软硬一体基本上是大势所趋;第二,AI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第三,入局的玩家将前所未有的广泛。
 
焦娟指出,中国在元宇宙硬件入口这个方向上胜率不大,但是在分布式垂类硬件,中国优势非常强,中国的企业第一要选方向,第二“思路跟打法必须是自主创新,蹚出来一条自己的路”。
 
本文依次整理了焦娟对以下问题的主要看法。

 
擎天柱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焦娟:擎天柱,作为是一个单点的产品,是很不简单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它?
 
首先,它跟智能电车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智能电车,其实都是建立在“输入-计算平台-输出”这样逻辑上的一些智能交互硬件。也就是说,它跟我们之前提到的机器人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之前的机器人的话可能是用在工业领域,作为生产力的一种补充。
 
擎天柱其实是新一代的智能交互硬件。如果大家把智能电车当成一个大号的智能手机,那擎天柱其实也是。所以,其实它是一个非常独立的既智能又可以交互的个体。这种智能交互硬件,能够独立地应付复杂的环境,并且能够听从于非常含混的指令,比如“在家里照顾好我的奶奶”或者“照顾好我的宝宝”这样的指令。背后,实际上是人形机器人里面的计算平台,已经走向了认知跟决策这个阶段。
 
“擎天柱”跟特斯拉的智能电车本质上是一样的,比如说特斯拉的车实际上终极目标是要实现自动驾驶,那怎么样实现自动驾驶呢?那就是,视觉系统输入对复杂环境的理解,计算平台去消化是一个什么环境,然后做出来一些反馈,再用传感跟执行器去输出正确的反馈模式。机器人本质上也是这样。
 
为什么资本市场上反应这么快?
 
焦娟:因为今年马斯克给出了擎天柱落地投产跟广泛使用的时间表。2022年出原型机、2023年出有用的呈现(场景)、最快两年能做到小规模应用,此后,机器人应用逐年增长、成本降低、产量规模扩大。
 
且已经给出了“擎天柱”规模化推广及应用的节奏:1)第一批机器人服务于危险、无聊、重复的工作或人们不想做的工作,主要是to B的应用;2)第二批为大规模使用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导航,没有明确的指令下做有用的事情;3)第三批是预计不到10年后让人们可以在家里使用的机器人。
 
时间表已经有了,应用的节奏跟层次也有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突然发现这事儿要当真的一个原因。
 
马斯克自己认为擎天柱比自动驾驶要容易,原因是自动驾驶的速度肯定非常快,人形机器人速度比较低,风险敞口的话是下降的。
 
刚开始人型机器人价格肯定会比较高,因为产量低。现在有人讲,一个机器人的价格大概是十六万八,这个价格肯定刚开始是不可能的。只有规模化生产之后,成本才会比一辆车便宜,才有可能达到大家说的十几万接近二十万的价格。
 
新硬件与元宇宙有什么关系? 
 
焦娟:我们先接受这样一个前提,假设移动互联网已经是旧周期,下一代的计算平台是元宇宙。所以未来所有的智能交互硬件,它一定会架构在新一代的计算平台上面,比如说现在大家用的可穿戴设备像智能手表等等之类的,不可能链接的是PC电脑,也不可能是电视机,更不可能是电话座机。但凡是智能的硬件,它一定会架构在新一代的计算平台上面。
 
以发展的眼光去看,未来的智能交互硬件大概率会比较顺畅地部署跟架构在新的计算平台。当然新的计算平台是不是一定是元宇宙?这也不一定,但是目前市场比较公认的是元宇宙这个方向。
 
但是,大家要意识到一点,从元宇宙的全局角度来讲的话,未来新的智能交互硬件绝对不可能只有人形机器人这一种。这就涉及到我们对新硬件的一个定义。
 
其实新硬件,它全称应该是新型的智能交互硬件,我们简称为新硬件。
 
我们认为,新硬件有两类:通用型硬件入口、分布式垂类硬件,其中分布式垂类硬件又包 括三小类:基于情感需求投射的垂类硬件(对应元宇宙的内容、应用、场景)、机器人(对应元宇宙中的数字人)、未来将被重塑的现实世界中的“物”。
 
所谓的新硬件本质上是在模仿人。像特斯拉的车跟机器人,它本质上都是用一组存在去模拟人的大脑跟眼睛,比如说特斯拉的AI即计算平台,实际上模仿的是人的大脑。它的摄像头,基本上匹配的是人的眼睛。大脑跟眼睛,背后实际上是神经网络跟视觉系统。这里面最难的应该是复杂的视觉系统,也就是说真正的感知。
 
如何理解马斯克的布局版图?
 
焦娟:我倾向于用这张图来去理解马斯克的这样一个布局。
 
 
我个人对马斯克的的布局版图的理解,首先核心是“智能”。
 
看马斯克的布局,最核心的真正能够实现智能的有两块。
 
第一种方式是混合平台,比如说像是脑机接口或者是特斯拉的Neuralink,就是在人的大脑当中植入一些芯片或者是植入一些其他的硬件,让人的算力更加强大。这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一个计算平台。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重新建构一个环境,元宇宙即新的时空架构。Twitter对应的是元宇宙,就是一个混合平台跟新的时空架构。
 
马斯克的Space X、The Boring Company,更多的是对空间的探索。个人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从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以来,实际上全球对于地理空间的探索已经到头了,所谓上天入地,包括去火星,都是空间探索。
 
从大的时代背景如何去理解为什么马斯克做了这么多东西?实际上所有的这种创新或者是说创造,更多对空间的一种探索。
 
特斯拉的新硬件探索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焦娟:首先,特斯拉在视觉系统是建立了高质量统一的向量空间。
 
它其实一直都是用摄像头,八个摄像头绑在一起去拍摄环绕图,然后加入时间的维度生成环绕立体的视频。但是这里面最最难的一点在于,环绕的视频必须被自动标记。说穿了就是怎么样让机器去理解,或者是说让机器能够去结构化处理。
 
环绕的视频必须被自动标记,特斯拉编写了自己的标签工具,创造了自动标签系统;人类标签只是辅助,对已经生成的视频标签做一些细微的修改,然后将这些修改反馈给未来的订单标签机;最终你得到了一个“飞轮”,在这里汽车标签能够接收大量的视频,高精度地自动标签视频汽车、车道线、驾驶空间。
 
其实最难的就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大家理解的计算平台,最难的绝对是在感知。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对时间、空间进行存储,存储也会消耗大量的内存,也有这么一个问题。
 
特斯拉把人工智能日推迟到9月30日,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自动驾驶尚未真正有一些阶段性的大进展。所以,特斯拉整体还需要在自动驾驶,尤其是视觉的感知再加把劲儿,它已经有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只要自动驾驶真正的这个能力实现了之后,对于他来讲去生产一个人形机器人是非常容易的一个事情。
 
未来的新硬件有什么特点?
 
焦娟:未来新的智能交互硬件的趋势之下,软硬一定是高度一致的,并且是要高度集成在一家公司。对于科技公司来讲,如果想去做未来的新的智能交互,硬件门槛是急剧提高的。
 
我们想强调一下,擎天柱作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交互硬件,跟智能手机以及之前的交互硬件,会有本质性的区别。
 
第一点,软硬一体基本上是大势所趋。
 
第二点,AI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
 
我一直强调AI的重要性是被低估的。
 
首先,在新的计算平台——元宇宙的上半场,其实AI只是元宇宙的六大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关键的生产要素。
 
在元宇宙的中场,AI它会以供给的方式辅助于人的决策。AI会自动生成很多内容,供你去消耗。它会生成很多场景或者应用,挖掘人的更多需求,影响人的认知。
 
在元宇宙的下半场,AI一定是要再回到现实物理世界当中,显现为这种垂类硬件或者是分布式垂类硬件的模样。用这种方式的话,再承接人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一些时长跟可支配收入。人作为一个用户的话,实际上最值钱的地方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你的用户时长,第二个就是你的可支配收入。
 
所以,在元宇宙当中,AI的自动生成的内容、应用、场景,能够消耗人的时长和可支配收入;在现实物理世界当中,新硬件又会占据人在现实物理世界当中的时长和可支配收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人可能逃脱不了AI的这种供给。新硬件的本质就是AI,它长的是硬件的样子,但实际上它是真正的现实世界的智能。
 
在《新硬件主义》这本书当中,我们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讨论整个社会当中的供给跟需求。因为我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的后期,人的需求就已经被算法所影响。未来人的认知大概率要被AI的供给深度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说大家一定要去深刻理解,AI在元宇宙当中,它是内容、应用、场景。但是AI在现实物理世界当中,未来它是各式垂类硬件。看起来是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也就是说围绕人的时长和购买力,哪儿哪儿都是AI,这是为什么我说AI被低估的一个原因。
 
第三,虽然门槛提高,但入局的玩家会前所未有的广泛。因为,只要能够实现“输入”跟“计算平台”,那基本上就是通吃,能做人形机器人就能做未来更多的一些智能交互硬件。
 
在智能交互硬件这个方向的王者,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诱惑实在太大。新的智能交互硬件会前所未有地吸引最广泛的玩家。我们认为智能硬件可能最核心的是芯片。但除了硬件入口跟芯片之外的话,分布式的垂类硬件以及AI也很重要。所以这里面的话入局方肯定不止XR厂商、手机厂商、车厂商,也包括AI和芯片巨头、垂类(比如游戏主机、智能电视)厂商等等之类的。当然也少不了互联网巨头,也会出现很多细分子行业的龙头,还会包括一些初创型的公司。
 
新硬件的竞争会特别残酷。元宇宙实际上它的建设过程是从二维的移动互联网升到三维的元宇宙,方向很清晰,但是难度系数会非常高。但是元宇宙的后半场的话,它是一个三维世界反向叠加入现实物理世界,难度系数会急剧降低。因为升维是很难的,平行的叠加相对来讲要容易得多。在元宇宙的中场,差不多利益格局就已经划分清楚了。或者是说元宇宙中间时代的利益格局基本上就决定了元宇宙终局。
 
为什么一定要新硬件主义?
 
焦娟:《元宇宙大投资》和《新硬件主义》这两本书基本上给元宇宙建立了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后续可以持续迭代。
 
新硬件主义的话,实际上是情感特别激烈的一个词。元宇宙大投资相对来讲,就比较中立;新硬件主义,实际上是说打法一定是要调整和扭转。
 
中国在元宇宙硬件入口这个方向上胜率不大。但是,分布式垂类硬件,中国优势非常强。所以,第一选方向,第二个思路跟打法就必须是自主创新,蹚出来一条自己的路。
 
新硬件的话,上面提到包括硬件入口,也包括分布式的垂类硬件。新硬件的一个内核是AI,只不过外显为垂类硬件的一个模样。背后的驱动力,就是人的需求以及科技的需求。
 
垂类硬件上,中国的胜率跟赔率在垂类硬件上更大。首先,硬件入口的命门在芯片。但是垂类硬件的命门在AI。中国在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上该会比较强,垂类硬件这个方向上我们的胜率会更大一些。另外,垂类硬件其实是基于元宇宙当中的内容、应用、场景。中国最擅长做的就是社交场景跟变现内容,这一点移动互联网时代就非常清晰,当下其实很多的社交平台跟变现内容都在出海,包括游戏公司、广告公司,中国这方面是很强。
 
稍微强调一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特别庞大的一个市场,任何一个很小的细分方向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从应用的角度来讲,能够把产业链带动起来。
 
在线观众问答
 
问:您刚才说垂类硬件是中国的机会所在,那么中国像四小龙这样的擅长AI软件算法的企业,还有擅长智能硬件制造的企业,哪类企业更有机会?
 
焦娟:不好说,AI人工智能并不是光AI四小龙这样的一些算法,它其实隐含的一个前提在于你要有硬件。所以相对来讲的话,我个人觉得百度大家可以多去观察。因为百度,在2019年应该all in AI,它在AI方面一直都是对标谷歌;另外,百度的自动驾驶一直都没有变换过技术路线,一直是对标特斯拉的摄像头。它基本上不会像其他的厂商一样,切换成传感器之类的。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角,就是AI很重要。
 
第二个的话就是既有AI 能力,同时最好也有自己的一些硬件的探索。真正的对AI 的要求是在于感知,这种感知的话,是要基于真实的硬件驱动,而不是很小的垂直领域的AI。
 
问:您是元宇宙层面的专家,也写过元宇宙方面的书籍,最近上海也发布了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对于元宇宙以及NFT平台的先行先试都有不少内容。您怎么看NFT在中国的机会?
 
焦娟: 我自己的一个思考,大家可以参考。在数字人跟NFT方向的话,我自己一直都感觉背后是新一轮IP的孵化跟商业化。也就是说,我愿意让NFT成为我的一种使用方法、成为我的一个工具、成为我效率提升的一种途径,而不是一种消费品。
 
我希望,每一个朋友都像我一样能够把NFT看成一种加持。也就是说。你身上的创造力跟确切的作品能不能通过NFT把效用放大,而不是你去随便买一个NFT收藏在家里。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IP,而不是成为一个用户。
 
从区域的角度来讲的话,上海反应速度也很快。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我建议大家就是一定要切记:你最好成为一个ip,而不是成为一个用户。
 
问:机器人的行情在资本市场上会不会复制新能源车的行情?
 
焦娟: 现在时间应该还不到,肯定会有这个时间点。软硬一体,竞争门槛急剧提升,加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也变了。举个例子,比如说2006-2008年苹果就在推就智能手机iPhone,中国的oppo、vivo、小米、华为这些公司大概是在2013、2014年就发展得比较好,这里面会有几年的时间差。但是,现在软硬一体的话,有可能时间差不会那么特别顺畅。当然如果大家盯着垂类硬件,说不定能蹚出一条自己的路。人形机器人,实际上是真正解决现实世界的智能问题,这一点其实要求很高。所以,真正行情比较流畅的那个时间点,我觉得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滴滴事件”创下四个纪录

下一篇>朱嘉明:数字经济周期与传统商业周期大不相同,科技规律是主导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2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