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建设银行计划申请消费金融牌照,或将百亿独资

新流财经 · 零壹财经 2020-03-18 16:58:28 阅读:7102

关键词:个人消费贷业务建设银行快贷消费金融牌照

新流财经独家获悉,五大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经在计划独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根据多个消息源确认,2019年,建设银行公积金相关业务部门开始牵头准备消费金融牌照申请事宜,计划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很可能在深圳。 业内人士证实,去年下半年建设银行团队的确拜访...

新流财经独家获悉,五大行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经在计划独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根据多个消息源确认,2019年,建设银行公积金相关业务部门开始牵头准备消费金融牌照申请事宜,计划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很可能在深圳。

业内人士证实,去年下半年建设银行团队的确拜访过深圳的一些相关机构。

据悉,建设银行的相关团队对拿下这张消费金融牌照“非常有把握”。如果申请成功,建行就有可能成为五大行中第二家建立消费金融子公司的银行。

同时百亿的注册资本金也将超越目前所有已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成为行业第一。

此外,还有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建设银行去年曾试图联合腾讯一起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不过后来合资申请没有下文,建行独资的可能性更大。

早在2016年前后,农业银行就曾做过尝试,试图跟某物流巨头共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但后来计划失败,不了了之。

可见强强联合其实总是不容易的。强势的机构共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对控股权、甚至公司名字都有各自的态度,不易退让。

目前为止,五大行中只有中国银行有一张消费金融牌照,虽然在成立早期一度冲上业务规模排名前几名,直到前两年,风险表现欠佳,余额规模自2018年底后一直不如预期,不断下滑。

从2019年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最近两年入场的都是“大厂”。已经开业的中信消费金融、获批筹建的小米消费金融(已更名为天星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等,加上正在排队中的江苏银行、唯品会等机构的消费金融牌照,消费金融的竞争格局将更加焦灼。

如果建设银行今年能顺利入局,无疑也是能搅动消费金融市场的一副“王炸”好牌。

建设银行的消费贷业务表现其实非常出色。

截至2016年底、2017年底、2018年底、2019年6月,其个人消费贷业务余额分别为:750.39亿元、1926.52亿元、2101.25亿元、1682.7亿元。

其中,建设银行的拳头消费贷产品“快贷”是其最核心的消费贷产品,近几年迅猛增长,一度让建设银行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上打败其他同业。

尤其是2017年,“快贷”电子渠道个人自助贷款余额当年内新增1274.64亿元,创下了同比增长441.43%的超高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记录。

2019年,“快贷”的增速虽然明显下降,但依然是规模惊人。截至2019年6月末,“快贷”余额1518.70亿元,占建行个人消费贷款比例超90%,累计服务客户超过千万。

在建行通过“快贷”个人消费贷业务方面小试牛刀后,其开展消费贷业务的资源和能力可见一斑。对建行这样拥有巨量资源的大银行来说,完全有实力在短短几个月内赶超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去年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3.29亿户,信用卡用户近9500万。此外,建设银行可以为消费金融子公司输出超低成本的资金。

跟平安集团、招商银行设立的消费金融子公司不同的是,建设银行百亿资本金的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更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独生子”的优越地位和资源分配优势。

在已经拥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同类银行中,虽然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集团、邮政储蓄银行都是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不过目前来看,以上大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仍然面临多种掣肘,导致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

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分别作为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旗下子公司发展时间最长,目前招联资产规模已在千亿元左右,而中银差距较大。

不过,消费金融行业真正发展的时间太短了,暂时的竞争格局也可能随时改变,毕竟真正的“大厂”玩家们才刚刚启程。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