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报告(2022)

  53页 阅读:59250 王浙华,李昕
所属专栏:零壹金融科技案例系列报告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阅读所有报告 >>
截至4月底,全国29个省/自治区及市级地区共推出156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

摘要

√  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29个省/自治区及市级地区共推出156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
 
√ 金融科技监管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金融业信息化、安全化。提升金融业务数据的可追溯性、保密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金融业务中间环节,缓解了网络金融发展中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报告上新,可享限时(10天)8折优惠,5月29日12:00恢复原价68元。如有疑问,请添加零壹客服微信lycj002。】
 
√  截至2022年4月底的156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具有从区域金融中心向外覆盖、针对领域重合度高、核心技术特征明显、参与机构类型分明等特点。同时,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入资本市场领域,第一批共16个试点项目已在北京地区开展。
 
√  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发展趋势呈现国家政策继续支持引导发展,逐步重视在普惠、小微、绿色、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全方面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监管标准持续细化渐成体系、进入资本市场领域不断扩大监管范围等五大特点。
 
研究机构 | 零壹智库
主编 |柏亮 于百程​
编审 | 李昕
作者 | 王浙华
 
 
 
一、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概况
 
(一)金融科技监管背景
 
从金融科技的发展来看,监管上经历了从严监管、控制风险,到制定规划、支持发展、建立标准,再到扩大覆盖、延伸监管领域等多个阶段。
 
1.从严监管、控制风险
 
互联网赋能金融业务的背景下,大量金融场景开始实现线上化、无人化、自动化,但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自身的技术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金融科技监管应运而生,金融科技监管综合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确保金融业务数据的可追溯性、保密性和安全性,同时减少金融业务中间环节,大大便利了广大民众办理业务,推动解决网络金融发展中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2.制定规划、支持发展、建立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8月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首次从央行层面对金融科技作出全局性规划。央行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将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9年12月,为落实《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中国人民银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2020年下半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金融科技创新安全通用规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监控规范》,这三项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分别对金融科技监管应用的测试、功能和风险监控提出了相关要求。
 
3.扩大覆盖、延伸监管领域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进入第三年,2022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着重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均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新一轮的金融科技监管不但扩大了覆盖的地域范围,监管领域也进一步延伸、细化,开始注重在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进入资本市场,202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正式公布第一批共16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2021年10月至2022年初,上海、南京、深圳、广州四市获批全国第二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并相继成立专项工作组,进入项目申报阶段。
 
图1: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进程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监管试点项目主要技术的发展历程
 
1.大数据
 
自“大数据的跨界年度”2012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平台、业务数据化(BI与数据可视化)、业务智能化(知识图谱和数据智能)四个阶段。如今,大数据应用逐渐走向智能化,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风险分析等以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如今,大数据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截至2022年4月的156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共有110项试点的核心技术涉及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平台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设施,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需求的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了监管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表1:大数据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2.人工智能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以来,人工智能便进入了漫长的技术积累阶段。2013年,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率上获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和语音助手Cortana,百度发布Deep Speech语音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算法的技术突破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如今AI技术已经成为了众多电子设备的标配。
 
人工智能是未来银行基础业务的发展方向,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共有45项试点的核心技术涉及人工智能,且多与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等技术相结合,推动银行前台业务的无人化以及多场景业务的自动化,注重降低经营成本,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以及人机交互体验。
 
表2: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3.区块链
 
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标志着第一个区块链应用诞生。区块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加密货币时代、智能合约时代、大规模应用时代三个阶段。如今,区块链的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落地”应用领域和场景,涉及金融、制造、民生、政务和通信等多个方向。
 
区块链中数据可追溯、操作全记录的特征使其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监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共有40项试点的核心技术涉及区块链,且基本针对信贷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用审核、数据溯源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
 
 表3:区块链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4.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然而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能够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共有17项试点的核心技术涉及物联网,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客户、银行机构和业务之间联系,优化业务流程,使客户办理业务更加快捷。
 
表4:物联网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三)各地方金融科技监管政策与规划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产品创新日益丰富,如何保障形式复杂多样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的安全性,成为我国监管机构的重大挑战。自2017年3月深圳市福田区发布《关于促进福田区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与规划扶持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力度。
 
表5:全国及各大城市金融科技政策概览(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为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2019年12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支持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试点之初,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试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于2020年1月、6月先后两批次共计17个应用进入试点。
 
(一)截至2022年4月底试点项目统计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已经进行到第四批,全国共计有156项试点项目。其中,城市(包含直辖市,下同)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共有113项(72.4%),省/自治区(不包含直辖市,下同)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共有43项(27.6%),共有7个试点项目通过测试成功“出箱”。
 
1.按地域分布分析
 
城市试点项目中,北京的试点项目最多,达到23项(20.4%);其次是上海,有19项(16.8%)试点项;天津试点项目最少,仅有一项且启动时间最晚,其项目于2022年1月26日启动第一批项目。在其他城市的项目数量上,苏州共14项(12.4%),重庆共12项(10.6%),广州共11项(9.7%),杭州共9项(8.0%),成都共9项(8.0%),深圳共8项(7.1%),雄安新区共7项(6.2%)。
 
图2:城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域分布(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省/自治区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开始时间较晚,山东省于2021年6月4日启动了第一批共三项试点项目。在省/自治区试点项目中,山东和湖北的试点项目最多,均为4项,广西、河北、辽宁、海南的试点项目达到3项,河南、陕西、吉林的试点项目均只有1项。省/自治区试点项目启动时间晚、数量较少、分布分散。
 
图3:省/自治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域分布(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仅统计直接以省/自治区(不包含直辖市)为申报主体的试点项目
 
根据试点项目数量地域分布热力图,可以看出试点项目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四个城市,并以这四个城市为中心,分别在我国北部、东部、中西部、南部产生辐射效应,带动所在省及周边省市发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与此同时,省/自治区试点项目普遍晚于城市试点项目。
 
可见,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先行发展,启动试点项目,带领所在省/自治区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领域,省/自治区则进一步增加试点项目数量并扩大覆盖范围。未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维护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图4: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热力分布图(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2.按批次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城市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已经进行到第四批,省/自治区申报通过的试点项目已经进行到第三批。目前,第一批共84项(53.8%),第二批共47项(30.1%),第三批共21项(13.5%),第四批共4项(2.6%)。
 
图5: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批次分布(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其中,城市项目的进行时间相对较长,进行试点项目的城市基本发展到了第三批或者第四批,未来继续增加的趋势较小。而省/自治区试点项目发展时间较短,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密集启动,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有省/自治区启动第二批、第三批试点项目,但大多数省/自治区仍处于第一批,未来,预计有更多的省/自治区启动后续批次的试点项目,促进试点项目向全国范围覆盖。整体而言,试点项目数量呈现稳健增长的趋势。
 
图6: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时间序列图(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3.按试点类型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四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共156项试点项目中,有108项(69.2%)属于金融服务,48项(30.8%)属于科技产品。而根据零壹智库截至2021年6月的统计数据,90项试点项目中有47项(52.2%)属于金融服务,43项(47.8%)属于科技产品。可见,在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的66项试点项目基本为金融服务项目,仅有5项为科技产品项目。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由金融服务优化和科技产品研发并重逐渐转向以赋能业务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为主。
 
图7: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左图截至2021年6月,右图截至2022年4月
 
4.按试点业务领域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在108项金融服务类试点项目中,涉及信贷融资的有55项、涉及风控的有47项、涉及业务优化的有37项,前三大业务领域的出现频率在所有业务中占比达到86.3%。在48项科技产品类试点项目中,涉及信贷融资的有26项、涉及风控的有23项、涉及业务优化的有11项、涉及产业链数据的有8项,前四大业务领域的出现频率占比达到86.1%。可见,试点应用针对领域的集中度较高,信贷融资、风控和业务优化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主要服务领域,同时,金融产业链数据在监管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图8: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业务领域分布(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单个试点项目可能涉及多种业务领域
 
5.按试点主要技术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四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的主要技术中,涉及次数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共有110项试点涉及该技术,其次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人工智能领域中,涉及次数较多的技术有机器学习(45项)、图像识别(30项)、OCR技术(24项)等。试点应用普遍涉及三种及以上的核心技术,可见其符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推送传统金融业信息化、安全化。
 
图9: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主要涉及技术类型(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单个试点项目涉及多种技术
 
6.按参与机构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四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参与机构共计218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有121家,占比55.5%,科技公司有52家,占比23.9%,其余主要有支付公司、征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
 
图10: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参与机构分布(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该项统计包含分行、分公司
 
前四大参与机构类型合计有191家,占比87.6%。可见试点应用的参与机构虽然种类众多,但类型集中度较高,主要是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
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参与试点数量前十的公司中,中国工商银行(15项)、中国建设银行(14项)、中国农业银行(11项)和中国银行(7项)位列前四名,另外的两家国有六大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交通银行参与的试点项目均为5项。股份制银行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表现亮眼,参与的试点项目达到7项,中国民生银行参与的试点项目达到6项。除此之外,苏州银行上海银行各参与4项。
 
表6: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试点数量排名前十名(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该项统计包含银行分行参与试点项目的情况
 
相比之下,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等其他企业分布要分散得多。科技公司中,参与试点项目达到2项及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其中,同盾科技参与试点项目数量最多,达到4家,建信金融科技和腾讯云计算各参与3项试点项目。可见,在以银行为实施主体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银行寻找的科技公司合作伙伴较为分散。

表7:科技公司参与试点数量排名前八名(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注:1、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代指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和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7.按“出箱”情况分析
 
截至2022年4月底,北京、深圳、重庆三地共有7个创新应用项目通过测试顺利“出箱”。其中,北京完成测试顺利“出箱”的创新应用有3个,分别是,工商银行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中国银行的“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中信百信银行的“AIBankInside产品”。深圳“出箱”的创新应用为百信征信公司的“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重庆有3个顺利“出箱”的项目,分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重庆地方方言的智能银行服务”,厦门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同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函证平台”,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和光大银行重庆分行的“‘磐石’智能风控产品。”
 
“出箱”意味着试点项目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熟,能够逐步进入到落地阶段,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和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价值。7个“出箱”项目中银行参与度达到100%,其中“AIBankInside产品”作为唯一一个互联网银行“出箱”项目,通过微服务架构将多类型、标准化、通用化的金融服务进行解耦和模块化封装,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广泛链接合作伙伴,提高了金融服务交付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安全性和合规性。
 
表8:“出箱”试点项目一览(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零壹智库
 
(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分析
 
2021年11月19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就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第一批试点项目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为推动证券期货行业金融科技稳妥发展,促进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完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监管机制,从2021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通过征集、筛选、评估,拟将16个申报项目纳入第一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标志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北京第一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共征集到51个项目,共有16个通过筛选进入测试阶段,通过率为31.4%。
 
图11:第一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采纳率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零壹智库
 
2021年底至2022年初,上海、南京、深圳、广州四市获批全国第二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并相继成立专项工作组,进入项目申报阶段。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侧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业务领域的科技赋能,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为应用导向,促进资本市场的数字化发展。
 
图12: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时间线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深圳市第一批试点征集共收到67个项目,其中市场核心机构2项、证券公司38项、基金公司12项、期货公司4项、信息技术服务机构8项、其他机构3项。试点主要面向资本市场核心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服务机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基金托管机构等。
 
图13:深圳市征集的试点项目申报机构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零壹智库
 
北京市第一批共16项试点中,有5项试点的牵头申报单位为基金管理公司且都为公募基金,分别是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鹏扬基金和建信基金。有4项试点的牵头申报单位为证券公司,其中中信建投证券牵头申报了两个试点项目,分别为基于信创的金融混合云构建项目和基于区块链的客户交互行为体系管理系统项目。
 
表9: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一览(截至2022年4月底)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零壹智库
 
(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特点总结
 
1.从区域金融中心向外覆盖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域分布范围广且集中度较高,多分布在区域金融中心,北有北京、雄安,南有广州、深圳,东有上海、苏州、杭州,中西部有成都、重庆。随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不断发展,已经推动周边省/自治区级地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大大增加了试点项目的地域覆盖度,未来,试点项目将全面覆盖我国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并提供监管支持。
 
2.针对领域重合度高
 
试点项目分为金融服务和科技产品两大类,随着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试点项目多属于金融服务。同时,信贷融资始终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主要服务领域,其次是风控、业务优化、产业链数据、收单支付等。虽然试点项目整体的服务领域广泛,但其领域重合度高,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线上业务、自动化业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进入运营管理、支付、多场景等领域,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业的转型。
 
3.核心技术特征明显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所涉及的核心技术都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此类技术契合金融监管的要求,能够提高金融业在信贷、信用风险监控、精准营销、支付转账等领域的经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将数字化应用到各大业务流程,加速金融科技深化,促进技术与产业相结合,赋能金融业务发展。
 
4.参与机构类型分明
 
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机构主要为银行和科技公司,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占比超过一半,显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应用主体是银行机构,试点应用主要为银行业服务。同时,也有征信机构、保险公司、通信企业等参与试点应用。新一轮启动的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将监管领域拓展到券商、基金公司,参与的机构主要为券商、基金公司和科技公司。
 
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发展趋势
 
(一)国家政策继续支持引导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1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这是央行第二次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该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定,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给出指导意见。从试点项目新增的整体时间线中可以看出,我国试点项目始终处于稳步增加的状态,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逐步重视在普惠、小微、绿色、农村金融中的应用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金融科技发展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在最近批次的试点项目中,出现了农村信贷、绿色信贷、蔬菜产业融资等试点服务领域,可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正在不断将功能渗透到与基础民生相关的金融领域。
 
(三)全方面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四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服务场景越来越多样,从信贷融资、风控、业务优化到产业链数据、收单支付、身份认证等,基本实现银行领域全面覆盖。从而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将数字化应用到各大业务流程。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银行为核心,逐步向各类金融机构延伸提供服务,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四)金融科技监管标准持续细化渐成体系
 
继2021年央行、银保监会等陆续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文件,对存贷款、保险、理财等业务领域的金融科技监管标准进行细化,促进互联网业务的绿色、稳健发展。
 
(五)进入资本市场领域不断扩大监管范围
 
2021年3月,中国证监会决定在北京地区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本市场业务领域的应用实施,促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未来,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将在银行、券商、基金以及更多的领域进行监管,不断扩大监管范围,维持金融业健康稳健发展。
 
附录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名单(完整版名单,请付费阅读

【温馨提示】
1、“附录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名单”阅读,请点击报告开头的“立即订购”,阅读完整版PDF报告!
2、PC端用户在付费后,请点击标题下方”在线阅读“看完整版PDF报告。
3、如有疑问,请添加零壹客服微信lycj002。
 
END.
 
关注微信公众号:数字化讲习所
(零壹智库旗下,聚焦数字化转型,输出专业研究分析和最新资讯.)
 

 

剩余 50% 未读,点击登录,阅读全文

加关注 消息
文章:197 粉丝:21 总阅读数:4623.9k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TOP1
免 费
金融•科技周报:国家数据局内设机构亮相; 阿里云全线降价20%; TikTok更换信任与安全部门主管

金融•科技周报:国家数据局内设机构亮相; 阿里云全线降价20%; TikTok更换信任与安全部门主管

TOP2
免 费
母系优势与局限下的突围: 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报告(2023)

母系优势与局限下的突围: 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报告(2023)

TOP3
免 费
金融•科技周报:53家企业正式确认参展第三届数贸会; 零壹智库发布金融3.15报告; 阿里升级员工激励政策

金融•科技周报:53家企业正式确认参展第三届数贸会; 零壹智库发布金融3.15报告; 阿里升级员工激励政策

TOP4
免 费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相关推荐

上市农商行首份年报来了,常熟银行 数字化转型行至何处?
付 费

上市农商行首份年报来了,常熟银行 数字化转型行至何处?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免 费

金融消保的牙与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24)

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2024年第1期 总第9期)
免 费

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2024年第1期 总第9期)

母系优势与局限下的突围: 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报告(2023)
免 费

母系优势与局限下的突围: 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报告(2023)


耗时 1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