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舆情 > 全球信用科技动态(第三期)

全球信用科技动态(第三期)

征信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 · 零壹智库 2021-09-16

关键词:精品报告全球信用科技动态

《个⼈信息保护法》是作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基础设施,⽆论是信⽤经济还是信⽤科技,都联系密切。

相关文档:

全球信用科技动态(第三期).pdf 点击此处登录后可以在线阅读或下载报告
出品 |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  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研究小组
 
概  述
 
2021年8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首先作为信用体系制度性基础设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加速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作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基础设施,无论是信用经济还是信用科技,都联系密切。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活跃的互联网经济和庞大的消费者市场,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举措,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同时作为基础设施的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也在进行最新的更新,已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工商户达8444万个,法人机构共5007万个。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出台对维护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信用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两年一度的信用评分和信用控制学术会议也在8月下旬落下了帷幕,此次学术会议宣读了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篇专业文章。3由于新冠疫情,00多位嘉宾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内容涵盖了很多热点内容,从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心理测量学、复杂网络分析;从新兴热点问题层面的开放银行、PSD2、CovID-19、 Climate-Change、ESG;再到传统金融业务层面的信用卡、房地产、保险欺诈和小微企业等。会议评选出了最佳论文:“面向房地产信贷气候环境风险的建模”,该论文也和当下普遍关注社会、气候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相契合。由多位专家共同研发而成,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关于信用评分技术的研究报告《个人信用风险模型产品研究报告》也顺势推出,该报告理论清晰,且具有实战性。
 
信用评级评级整治进行时,央行等多部委连续下发指导意见和相关通知,从不同角度希望能够促进信用评级市场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国内资深信用管理专家高明博士的重磅大作《全球金融市场的信用评级——历史、方法与监管反思》也在2021年推出,为国内信用评级业带来建设性参考。
 
在信用风险专业研究方面,三位知名专家给出了不同角度的阐释。李铭老师对时下迫切征信业分类监管提出高屋建瓴的政策建议。董峥老师对国内信用卡行业半年行业情况进行了专业的分析。李宣博士也对替代数据这个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国际征信的发展丰富多彩,艾奎法克斯通过并购来拥抱高科技和扩充数据源。从全球征信公司的年报数据简单分析发现传统未曾改变,但是潜移默化已经发生。韩国的本人数据管理作为个人征信行业的分支,立足于抢占全球数字经济高地,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们也密切关注。
 
刘新海          
2021-09-15

I 国内信用动态
 
一、基础设施|《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月通过
 
随着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持续深度融合,网络已成为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交流合作的新纽带。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9亿,互联网网站超过400万个、应用程序数量超过300万个,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为广泛。虽然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等出发,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共8章74条,将于202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作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基础设施,无论是信用经济还是信用科技,都联系密切。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着活跃的互联网经济和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政策举措,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意义重大,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保障的客观要求;而且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生态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信用体系和征信都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和先行领域,未来个人信息保护与应用将成为信用科技重点关注内容。
 
2021年08月27 日下午,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信用学会协办公益讲座“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与展望” 。主讲人为何波博士,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网络安全领域副主席。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研究报告近期将刊发。
 
资料来源: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8/a8c4e3672c74491a80b53a172bb753fe.shtml
 
二、基础设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最新统计
 
2021年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截止2021年8月30日,共有法人机构和法人组织5671万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数据分类,法人机构共5007万个,其中营利法人4291万个,非营利法人526万个,特别法人190万个,非法人组织664万个。另外已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工商户达8444万个。
 
法人机构包括:营利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特别法人:机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资料来源: https://www.cods.org.cn
 
三、基础设施|《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发布
 
2021年8月17日,《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发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旨在建立专门保护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提出保障促进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及维护网络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的条例。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上升,事故隐患易发多发,安全保护工作还存在法规制度不完善、工作基础薄弱、资源力量分散、技术产业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建立专门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快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能力。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出台《条例》旨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有关要求,将为我国深入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条例》还设专章细化了有关义务要求,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运营者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保障人财物投入。二是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履行安全保护职责,参与本单位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有关的决策,并对机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三是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每年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整改问题并按要求向保护工作部门报送情况。四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或者发现重大网络安全威胁时,按规定向保护工作部门、公安机关报告。五是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并与提供者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规定通过安全审查。
 
资料来源: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17/content_5631671.htm
 
四、信用评级|央行等多部委发布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健康发展通知
 
2020年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本通知自2022年8月6日起施行。
 
该通知内容包含五个方面:一、加强评级方法体系建设,提升评级质量和区分度;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坚守评级独立性;三、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四、优化评级生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五、严格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资料来源:http://www.pbc.gov.cn/tiaofasi/144941/3581332/4311528/index.html
 
五、信用评级|央行多部委发布信用债市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建立完善制度健全、竞争有序、透明开放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近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等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意见》从完善法制、推动发行交易管理分类趋同、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健全定价机制、加强监管和统一执法、统筹宏观管理、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拓展高水平开放等十个方面,对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
《意见》强调,要持续夯实公司信用类债券法制基础,推动研究制定公司债券管理条例。按照分类趋同原则,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行、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各项规则标准逐步统一。债券发行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禁止结构化发债行为。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引导投资者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探索集体诉讼和当事各方和解制度。
 
《意见》要求,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区分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不同主体的信用界限,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严惩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侵占发行人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逃废债行为。
 
《意见》明确,统筹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健全产品工具谱系,壮大合格投资者队伍,丰富发展多层次交易服务体系。依法建设全国集中统一的登记结算制度体系,坚持一级托管为主、兼容多级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支持并鼓励银行办理债券交易的资金结算。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统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准入和资金跨境管理,共同树立统一开放的良好形象。
 
资料来源: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319971/index.html 
 
六、信贷市场|央行报告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
 
2021年8月9日,央行发布《2021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阐释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规模,推动“两高”项目绿色转型升级。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资料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21-07/05/content_5622588.htm
 
七、信用体系|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多项信用管理制度文件
 
(一)2021年7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的通知。该办法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按照国办发〔2020〕49号文件、《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等有关规定,信用修复的对象包括受到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当事人。《办法》第二条针对不同的违法失信情形,规定了不同的信用修复方式。针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应当予以移出。针对被标记为个体工商户异常记载状态的,应当予以恢复。针对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应当予以提前停止公示。
 
(二)2021年7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国办发〔2020〕49号文件要求,将设列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领域严格限定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行政机关公信力等严重违法失信行为。重点聚焦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市场监管领域,针对市场秩序中痼疾顽症出重拳、下猛药,强化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
 
资料来源:
http://gkml.samr.gov.cn/nsjg/xwxcs/202108/t20210803_333344.html
http://gkml.samr.gov.cn/nsjg/xwxcs/202108/t20210803_333342.html
 
II 专业信用研究
 
一、应用前沿|第17届信用评分与信用控制学术会议最佳论文:“面向房地产信贷气候环境风险的建模”
 
2021年8月25日至8月27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七届信用评分与信用控制学术会议(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 Conference XVII)在线上成功举办。该会议由英国爱丁堡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主办,多家商业机构4most、Actico、Equifax、Paragon 和 ThreeCs提供支持。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业界人士参与(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相关专家出席),100多篇专业文章进行了宣读。 
 
会议内容涵盖了很多热点内容,从技术层面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心理测量学、复杂网络分析;从新兴热点问题层面的开放银行、PSD2、CovID-19、 Climate-Change、ESG;再到传统金融业务层面的信用卡、房地产、保险欺诈和小微企业等。
 
会议评选出了最佳论文:“面向房地产信贷气候环境风险的建模(Modell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Physical Risk on Mortgage Credit)”,三位作者来自全球信用风险咨询公司4most。该论文也和国内外关注社会、气候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相契合。摘要如下。
 
摘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会影响当今金融决策的问题,即使最坏的环境影响在未来几十年不太可能实现。金融市场展望未来并将一系列潜在损失折现为其现值的能力有可能将最终成本降至最低。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激励现在可能影响气候变化轨迹的集体行为。出于这个原因,英格兰银行与其他国际监管机构一样,今年要求银行开始正式管理这些风险,并评估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其未来 60 年左右的投资组合。信用风险方面的挑战是面临前所未有压力。仅考虑到地球自然系统中人为变化的规模,这已经不够了。
 
英国贷方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了解气候变化对其投资组合的潜在物理影响。对零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简要分析表明,由于合同的长期性质以及与实物固定资产(即用作担保的财产)价值的内在联系,房地产抵押贷款是令人担忧的主要产品。


本文研究了如何识别与住宅物业相关的主要财产风险,并根据 60 年时间范围内的预期和意外损失来衡量其金融影响。本文展示了如何将降雨分布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详细气候模型包括在内,以了解每年洪水和沉降的平均成本,从而了解当前不同房地产价格的隐含折扣。本文继续研究信用风险,特别是洪水事件后违约概率与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拥有(或能够负担得起)适当保险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目标是将气候变化风险完全嵌入当今产品的信贷决策和定价中。令人惊讶的是,对信贷损失和资本峰值的影响比气候本身产生的影响要早得多,而且完全在目前发起的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潜在生命周期之内。
 
资料来源:https://www.crc.business-school.ed.ac.uk/conferences
 
二、征信监管|李铭:征信行业应分类监管——从美国征信行业的有无谈起
 
美国对数据服务商加强监管,是由于2017年美国个人征信三巨头之一的依可菲(Equifax,也翻译为艾奎法克斯)公司发生涉及1.45亿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美国各州近几年的监管动态进行介绍。并非所有销售数据的机构都是数据集成商。美国的立法者还没有想清监管什么以及怎样监管。但不断出现的消费者数据泄露事故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风险,需要立法者有所作为。美国人还真没有多少东西能拿出来让国际同行借鉴。他提出建议,数据服务企业的业务类别和服务范围的多样性远较其他类型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针对业务而不是机构的监管将大大增加监管执法的灵活性和监管措施落实的有效性,也较易规避新法规与其他既有法律或法规的重叠或冲突。
 
资料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glz-yRlgVzUuEBlBlHU3Fw
http://www.pccm-credit.com/?p=1483
 
三、信用评级|高明:《全球金融市场的信用评级——历史、方法与监管反思》
 
该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21年初出版,恰逢国内信用评级的动荡时期,站在国际的视野,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对信用评级的历史发展、技术方法、监管改革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书为六个部分:第一篇介绍了信用评级的基础内容;第二篇是信用评级的历史发展;第三篇是信用评级的质量检验;第四篇是信用评级的技术方法;第五篇是信用评级的监管;第六篇论述了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和展望。为了有益于理解书中的内容,部分章节还安排了案例,与经济社会现象相结合。
 
 
本书可以为金融市场及信用评级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关有兴趣的人士了解、研究信用评级及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可以为高校和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开展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信用卡|董峥:《信用卡业务2021年上半年发展综述》
 
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社会经济回归正常轨道,2020年下半年信用卡业务逐渐恢复,上半年在用卡量仅仅增长1.34%,创下近年同期最低记录,而在下半年则增长了2.91%,部分银行发卡量超过或接近千万张级。从各行信用卡业务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发卡规模、交易额、贷款余额、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都在陆续回升,而不良率整体控制良好,处在下降趋势中。
 
在发卡银行第Ⅰ梯队中,2021年上半年发卡量与2020年末相比,农行、平安、邮储、中信、光大超过了300万张,工行、建行、兴业、华夏超过100万张。工银信用卡以1.63亿张继续保持规模的“王者”地位。招行、平安、浦发、邮储和华夏等信用卡公布了流通卡量,招行信用卡以10180万张位居首位,邮储信用卡新增发卡466万多张,流通卡量增长8.31%位居增速首位,华夏信用卡流通卡量增长4.11%位居次席。
 
区域性银行中,只有徽商、中原银行信用卡公布了流通卡量,中原银行信用卡增长11.16%,徽商银行信用卡略微下降;在累计发卡量中,贵州银行信用卡异军突起,以61.22%的增长率拔得头筹,南京银行信用卡以60.21%增长率居次席,渤海银行信用卡增长率也达到了51%。上海银行以1173.83万张在发卡规模中独占鳌头。
 
尽管2021年上半年,信用卡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过往多年信用卡业务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产品方面,缺乏亮眼产品,虽然发卡银行信用卡产品的“细分市场”原则已经非常明细,但是也要避免陷入“细分过度”的现象,以及产品细分后缺乏有效经营的窘境。
 
 此次疫情带给整个信用卡产业更多的思考和挑战,不仅传统信用卡产品面对新时期用户对信用卡观念上的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新科技对信用卡的影响,因此既有困难,也有为产业升级带来机遇。发卡银行不仅要适应这种变革,更应该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之中,在理念、科技等方面勇于创新,通过新兴的支付科技手段提高业务水平,为信用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地支持。
资料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k4uIxHJ_5st2fzFUWv9K9A
 
五、个人数据产业|李萱:替代数据的监管
 
从国际实践来看,替代数据已成为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中国在利用替代数据助力个人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未纳入监管、侵犯信息主体权益等问题。从中国实际来看,应尽快将替代数据纳入征信统一监管,促进替代数据依法有序共享。
 
替代数据应纳入征信监管。一是采取全面监管,不留监管空白。替代数据与传统征信信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对信息主体权益的影响也与传统征信信息无本质区别,应实施无差异化的统一监管。二是替代数据符合依法采集、用于描绘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为金融活动服务三个要素,均应纳入征信范围予以监管。三是推动替代数据依法有序共享。通过持牌个人征信机构联接互联网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数据的经济价值。通过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全面采集地方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四是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强化对征信机构的监管,通过规范替代数据授权使用、提高数据准确性、履行不良信息告知义务等方式充分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权。
 
资料来源:
http://www.pccm-credit.com/?p=1486
https://www.sohu.com/a/480109827_305272
 
六、信用评分|国内首家《个人信用风险模型产品研究报告》发布
 
2021年8月23日,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和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小组发布报告《个人信用风险模型产品研究报告》,为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关于信用评分技术的研究报告。个人信用评分是对消费者信用画像的数字化描述,也是其信用度的量化表示。随着个人信息保护环境的规范和征信体系建设的完善,个人信用评分将在数字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会逐步像欧美市场经济中一样,和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住房、买车、购物、出游、休闲)息息相关,成为移动数字时代能够对信用风险标准化的“经济身份证”。相关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对个人信用评分的基础理论和前沿应用的研究。同时整合产学研的力量,针对实际风控问题,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该报告即是我们团队基础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本报告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概述简介个人信用评分产品及其用途;第二部分对进行风险建模的银行内部个人数据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进行风险建模的标准化流程进行详细的步骤描述,并以图示化展现细节;最后部分对消费者信用属性进行讨论。
 
该报告的信用评分研究基于央行的征信报告,也考虑银行内部其他个人数据作为补充,同时也讨论在央行征信报告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建模。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也积极跟踪 “二代征信”信对信用评分带来的变化,本报告内容同样适用于基于“二代征信”的个人信用评分开发。
 
该报告将成为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关于信用评分技术研究报告,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国内信用评分的应用和研发。
 
资料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CxzAQZPI76-jhzNtVE7JYA
https://mp.weixin.qq.com/s/S7drNAuCSKLb077wbPJKKQ
获取报告内容联系:public@pccm.org.cn
 
III 国际征信观察
 
一、并购动态|艾奎法克斯近期对科技与数据公司的多轮并购
 
2021年7月27日,全球数据、分析和技术公司艾奎法克斯(Equifax,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EFX)宣布,该公司已签署最终协议,从 CoreLogic® 收购美国替代信用数据领域的领导者 Teletrack®。 Teletrack 与 Equifax DataX 业务的结合创建了一家领先的美国专业消费者报告机构,拥有超过 8000 万薄档案、无银行账户、银行账户不足和信用重建消费者的数据。这种强大的信息来源将使贷方和服务提供商能够在信贷决策中访问更多替代数据源,从而帮助开辟新的消费者金融机会。Teletrack 与 Equifax DataX 业务的结合创建了美国领先的专业消费者报告机构;购买强调了 Equifax 承诺通过替代数据洞察扩大信贷渠道。
 
2021年8月7日,艾奎法克斯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 Health e(fx)Ⓡ,这是一家领先且经验丰富的平价医疗法案 (ACA) 服务提供商 . 随着美国雇主的人力资源管理复杂性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强大的服务来帮助自动化并减少人力资源团队内部的流程摩擦。 此次收购将帮助艾奎法克斯人力资源业务部门为企业带来更多他们需要的信息、见解和解决方案,以帮助管理影响其劳动力的变化。收购 ACA 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增强艾奎法克斯人力资源业务部门为薪资、人力资源、税务和福利管理行业提供服务的能力。
 
2021 年 8 月 10 日/美通社/亚特兰大,全球数据、分析和技术公司艾奎法克斯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 Appriss Insights,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综合风险和刑事司法情报来源,收购价格为18.25 亿美元。此次收购以扩大艾奎法克斯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业务——人力资源解决方案(Work Force Solution) ,通过扩大市场领先的验证能力套件、增强身份和欺诈预防产品、推进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数据中心的战略和多样化。该交易须遵守惯例成交条件和监管审查,预计将于 2021 年下半年完成。
 
资料来源:
https://www.biia.com/equifax-to-acquire-corelogic-teletrack
https://investor.equifax.com/news-events/press-releases/detail/1179/equifax-announces-definitive-agreement-to-acquire-health
https://investor.equifax.com/news-events/press-releases/detail/1180/equifax-announces-definitive-agreement-to-acquire-appriss
 
二、行业趋势|全球信用服务机构2020收入(Revenue)比较
 
(一) 七家代表性机构2020年的收入
 
根据公开发布的2020年年报,对七个代表性机构的收入进行展示,代表了四个领域分别是:信用评级领域的标普(S&P)和穆迪(Moody’s,惠誉[Fitch]资料不公开);个人征信领域的益博睿、艾奎法克斯和环联;企业征信领域的邓白氏(D&B)和信用科技领域的费埃哲(FICO)。
 

当然,上述七个公司可以视为是四个不同的行业,虽然业务有交叉,但差异很大,本身没有太多可比性。
 
(二) 三大个人征信机构的比较和特点
 
这三家机构不仅是美国最大的三家个人征信机构,也是全球化个人征信机构中三家最大的。对其收入数据做机构间横向对比和年度间的简单比较(篇幅所限,仅列举2014年)。
 
益博睿(Experian)2020年总收入为53.7亿美元(2014年收入为48.4亿美元),其中美国业务为35.30亿美元。目前的业务分为两大块:B2B(主要针对信贷和商业机构,包括数据业务,例如各种个人信用报告;决策业务,例如信用评分、反欺诈);消费者服务(针对消费者的各种服务),该业务的收入2020年是13.7亿美元,占比为24%(2014年占比21%)。 
 
艾奎法克斯(Equifax)2020年总收入为41.28亿美元(2014年收入为24亿美元)。其主要业务四大板块:美国信息解决方案(US information Solution,收入为14.83亿美元,下降);人力资源解决方案(Workforce Solution,收入为14.83亿美元,下降);国际业务(收入为8.62亿美元);消费者服务业务(Global Consumer Solution,收入为3.45亿美元,在整个个人征信业务[除去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中占比为12.82%)。 
 
环联(TransUnion)2020年总收入为27.16亿美元(2014年为13亿美元),其中主要三个业务板块:美国市场(收入为16.97亿美元);国际业务5.83(美元);消费者互动(收入为5.31亿美元,占比19.55%,2014年为2.31亿美元,占比17.6%)。
 
可以看出,三大个人征信机构业务变动不大,收入稳步增加,其中如下图所示,虽然布局全球,美国征信业务始终是主体;消费者服务业务越来越重要,甚至作为个人征信业旗舰的益博睿直接把业务简化为对B2B业务和消费者服务两部分。


资料来源:
穆迪:https://ir.moodys.com/financials/annual-reports/default.aspx
标普:https://investor.spglobal.com/sec-filings-reports/annual-reports/
益博睿:https://www.experianplc.com/media/4223/experian-annual-report-2021.pdf
艾奎法克斯:https://investor.equifax.com/company-information/annual-reports-proxy-statements
环联:https://investors.transunion.com/financials
邓白氏:https://investor.dnb.com/home/default.aspx
费埃哲:https://investors.fico.com/
 
三、行业动态|韩国本人数据管理(My Data)进展
 
(一)SK电讯,成为韩国首家进军MyData领域的电信集团。

2021年8月30日,SK提交了MyData的牌照申请,并计划建设新的平台。借助2400万加盟人员的基础上,SK电讯结合自己的电信数据,在金融和电信结合的领域中,能够得到协同效果的新的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https://www.etnews.com/20210830000207
 
(二)韩国的储蓄银行对于MyData的漠不关心。

根据2021年08月24日的报道,MyData在韩国如火如荼的现在,唯独韩国储蓄银行(相当于高利率的私营银行,比银行的利率高)受不到重视,包括政府机关也对储蓄银行漠不关心。其他银行、证券、保险、信用卡…等金融机构都获得了MyData的许可,唯独储蓄银行业不仅申请的机构数量极少,而且至今没有一家拿到。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韩国,规模较小的储蓄银行因资金原因,对于MyData的系统投入有所顾忌,而许可所需要的资本金要求也让不少储蓄银行望而却步。加上目前MyData还处于初始阶段,处于观望心态。但也有专家指出,如果现在不进入MyData领域,未来储蓄银行业的竞争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资料来源:
https://biz.chosun.com/stock/finance/2021/08/24/HZFIELJZQFAPBCL6LMPK6NUAUQ/?utm_source=naver&utm_medium=original&utm_campaign=biz
 
(三)MyData时代,青少年、老年层该何去何从?

2021年08月20日报道,韩国的MyData指南,规定对于青少年(13~18周岁)限制其使用。青少年只能允许向机构传送信息,而不能作为MyData的用户,要求传送要求权。这意味着青少年们无法享受之前可以使用的一些服务。之前青少年们也可以通过一个APP,查询浏览金融信息。虽然业内有很多声音,要让青少年们也可以享受MyData服务,但金融当局担心这会导致对于未成年群体的过度营销,因此发出反对意见。实际上,这不仅导致用户的不便,而且对于应该学习金融习惯的青少年们会起到负面作用。
 
资料来源:https://view.asiae.co.kr/article/2021082010524713969
 
(四)根据2021年8月20日报道,韩国信用数据公司,计划推出为中小微企业的MyData服务
 
——“Pay note”。并计划通过多种合作,搭建“开放式数据生态”。目前该公司推出“我的卖场信用分”产品,可以通过 cash note,免费查询其信用分数的服务。具体通过KCB(韩国3家个人征信公司之一,排名第二位)的合作,通过“我的卖场信用分”页面公司老板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浏览个人和注册为企业的信用卡、贷款、拖欠、担保…等金融产品内容。
 
资料来源:
https://cnews.fntimes.com/html/view.php?ud=202108202258408080dd55077bc2_18
 
注: 关于《全球信用科技动态》详细内容专业交流,请联系:public@pccm.org.cn

发布方简介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是为了促进产、学、研联动,加强信用管理领域的研究交流合作而成立的非营利性专业研究机构。
 
专委会汇集了国内外一流的信用管理相关专家和国际知名信用服务机构,第一批60名专家委员中超过三分之二具有博士学位,超过一半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目前还在逐步吸纳国内外信用管理专家和知名机构入会。专委会设以下专业小组:商业信用小组、资本市场信用风险小组、个人(小微企业)征信小组、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小组、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小组、信用法律小组、社会信用小组和海外征信小组。
 
全联并购公会是由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民政部登记注册的行业商会,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全联并购公会是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的行业商会。
 
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研究小组
 
“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研究小组”孵化于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由多位金融科技领域年轻专家组成,于2018年启动金融科技知识图谱公益研究项目。其英文名为:Research Group of Fintech Glossary and Illustration(RGFGI)。目前已经推出由Visa公司和金融安全联盟赞助,中信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的《金融科技知识图谱》。

耗时 137ms